门窗幕墙网 时间:2013/2/18 来源:门窗幕墙网 点击率:483
眼下,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有的已经提前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有的还奔波于人才中心或是在电脑前关注网络上的招聘信息。对于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份工作,是满意还是失望,或是有更多的期待?作为职场新人的他们,又有哪些应该注意的职场细节?
第一份工作
骑驴找马积累经验
小赖目前就读于中大电气自动化专业,在网络公司工作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对于这样的技术行业来说,实践的重要性远大于理论知识,“工资高低不是我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这份工作是否能给我较大的发展空间才是我考虑的重点。”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一份调查显示,对于第一份工作,超过三成的学生表示,自己非常看重,会精挑细选;约两成人坦言自己只重视工作内容;不到两成的人更看重这份工作对职业之路的积极意义;只有两成受访者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干什么都行。
“第一份工作又不是我的终身工作,找到合适的就先做着,然后再等待机会,骑驴找马。”小林认为,不能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是刚出来工作,没有什么经验,先锻炼一下自己,适应一下。
“做好现在的工作,不管它是不是最理想的,但只要认真去做,它就会给你带来新的机会。”在一家平面媒体工作的珍珍认为,第一份工作的影响因人而异,对每个人今后的成长都是有帮助的,但它不起决定性作用。对于刚毕业的新人,不要太看重第一份工作工资的多少,“必须承认,刚毕业的你没有职场经验,需要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
“随遇而安吧,跳槽早就不是新鲜事,万事不能一步登天,慢慢来吧。反正工作是肯定会有的,不着急。”今年6月就要毕业的小沈似乎有些漫不经心。但同样是今年6月毕业的小李明显要积极,“大一我就开始给自己做职业规划”,英语专业的他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参加演讲比赛、去交易会当志愿者翻译、做英文主持人等,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同声传译。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职业规划中心指导老师鲍金勇建议大学生,应该带着快乐的心态去应对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只是一个方向的选择,而不是GPS的定位工作。因此,大家要做的就是主动应变,将第一份工作作为职业规划和人生的尝试,坚信它是职业发展有力的改变源泉。
求职
没有工作经验遇尴尬
“找工作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谈起求职,华南理工大学应届生晓昱一脸幸福。他已经拿到了某知名网站的offer,“班上同学的工作也基本上定下来了,今年,企业好像挺青睐毕业生的。”
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数据显示,广东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93%,创5年来新高。尽管就业总体形势回暖,但不少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还是碰到了不少问题。“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对很多心目中的理想职位只能望而却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成应聘程序设计员被拒绝,理由是这份工作需要3-5年工作经验。
去年,一篇《大学毕业生千元买职场经验》的帖子在各大论坛疯转,引起网友热议。帖主自称是大三学生,已面试了十几家公司,都因缺乏工作经验遭拒绝,于是打出倒贴1000元来求职场经验的招牌。不少学生跟帖表示可以理解,但过于夸张,同时感叹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少应届毕业生表示,由于自身能力,包括工作经验、面试能力等而导致碰壁的现象时有发生。一项调查显示,接近三成应届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而被企业拒绝。即将从大学毕业的小岩到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可是刚递上简历,就遭到拒绝,因为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而不是刚毕业没有资历的小丫头。小岩愤愤不平,此前她有过两个月的实习经历,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与用人单位要求的“两年工作经验”还有太大的差距。“都不给我们机会,何来工作经验?”
在某外资企业做了多年HR的李小姐表示,如今企业招聘用人,主要看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从业经历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记者随机调查发现,在大学毕业生心目中,社会实习、见习经历已经超越毕业学校知名度,成为就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理想单位
事业单位和国企是最爱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对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来说,四成以上心仪的就业单位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其次是外企(21%),再者是机关事业单位,很少有人愿意去民营企业(8%)。
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国企或事业单位,理由主要是福利待遇有保障和工作轻松稳定(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在外企和民企工作,工作量大压力也大,相对稳定的国企无疑是我的首选。”工商管理专业的小付表示,原本觉得国企沉闷,不适合年轻人,但现在很多国企都注重员工的发展,有着十分完善的培训系统和稳定的福利待遇,自然吸引力十足。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职业规划呈现明显的“国进民退”趋势,“进编制”成为本届毕业生的首选。“薪酬不重要,即便入职不会很高工资,但福利很好,进去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的小吴称,国有大企业是自己的第一选择,与私营的小企业相比,他最看重国企的稳定性,“金融危机时很多民企都在裁员,国企稳当点。”
进了国企工作真的就如想象中的那么安稳吗?在某国企从业两年多的曹戈对此并不赞同。他表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国企内部对人才的考核训练机制也会逐渐进步,绩效考核也不少,人才也有可能被淘汰,“这个‘稳’的程度也是有限的”。
对于那些主攻涉外、英语、贸易、软件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外企仍然具有诱惑力。“毕竟还是希望能够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商务英语专业的小秦认为,外企相对自由,工作更有挑战性。
专业
不是你想对口就能对口
在曾经的理想与当下的现实面前,多数学生在择业时选择放弃专业对口,用牺牲专业的方式“妥协”。学理工的做了文案、学语言的做了会计、学IT的做了HR、学医的做了销售……
一项调查显示,有74.86%的学生表示,考虑择业与专业的对口情况时会选择“依情况而定”,并表示刚走出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只要有机会找到工作,即使专业不对口也会接受;另有6%的学生找工作时对专业对口与否并不关注,他们认为周围许多同学已经找到工作了,即使再“不对口”的工作都会接受,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可以再去找自己喜欢并乐意从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