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 时间:2013/9/11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点击率:603
两万多人打工一年可以挣回20亿元!这是湖北省商务厅不久前公布的数据。然而,“打洋工”跨国权益维护随之成为一个新课题,相关部门提醒,“打洋工”需谨慎,必须量力而行,强化自我保护。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锥子河村村民徐泽喜,2010年底跨出国门远去新加坡打工,在机场搬运行李,用国外工作赚的钱,他在老家盖了一栋小楼。徐泽喜称他打的这份工,工资按时薪结算,一小时可挣3.5新币,折合人民币约17.5元,10个小时就是175元。徐泽喜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一个月最多能挣万余元,一般是七八千元。
来自湖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省外派各类劳务10035人,其中承包工程项目外派人数7928人,劳务合作项目外派出人员2107人。今年1月至6月,该省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外派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5836万美元,同比增长37.7%。目前该省每年在外工作的人员超过2万人,外派劳务人员年收入总额约20亿元人民币左右。
湖北省商务厅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该省对外劳务合作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农林渔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外派人数大幅缩减,而中高端的交通运输(主要为外派海员)、餐饮等行业外派人数明显增加。
出生于1990年的陈林从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拥有了甲级海员证,在远离国门的海轮上工作,两年时间他就买了两套房。“我们现在外派人群基本锁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武汉一家国际劳务公司负责人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工作越来越难找,我们的劳务外派工作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随着外出“打洋工”人数不断攀升,这个群体被侵权的事件却屡有发生。2013年,孝感市44名务工人员经人介绍抵达俄罗斯后,发现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与中介此前所称相差甚远,遭遇打工困局。
2011年,湖北鄂州农民工在安哥拉、湖北黄冈农民工在沙特都遇到过被侵权的情况。黄陂市李集街方安集村是一个“打洋工”村,这个有820户普通农家的村子,家家户户有人打过洋工。村民们告诉记者,“打洋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中介的资质、劳动合同至关重要。有着多年打工经验的方浩告诉记者,要想维护自己的权益,最重要就是熟悉政策,遇事多留个心眼。
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人社厅相关部门介绍,一旦出现涉外劳务纠纷,调解处理起来颇为复杂,因而,外出“打洋工”者一定要有维权意识,一定要通过正规的中介公司办理正规的工作签证等手续,注意识别确认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以及工作内容,详细了解受雇公司情况,一定要签订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