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 时间:2013/9/26 来源:中工网——《劳动午报》 点击率:549
工会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为职工服务的工人阶级群众性组织,其中服务对象当然包括劳务派遣工。记者采访时发现,在中小型劳务派遣公司里的派遣工,以及被派遣到中小型企业工作的派遣工,加入工会组织的人不多,参加职代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保障民主权利方面,他们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典型案例
工作17年未能入会 派遣工望会兴叹
17年前,老刘经人介绍,从河北农村来到北京某国企下属的配送中心做了一名装袋工,即给食品装袋封口。虽然工作单调乏味,但成为一名国企正式工的憧憬,使他在岗位上一直加倍努力着。
老刘的老婆孩子都在河北老家,他周日回不了家,就在集体宿舍里发呆。单位工会经常发电影票,因为老刘是临时工不能入会,所以每次都没他的。看他一个人很孤单,有的同事就把自己的票让给他,老刘说这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几年前,配送中心让他们这些临时工跟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合同,但工作岗位没有变化。看其他职工经常从工会领回来床单被罩、超市购物券、旅行水壶,老刘心里很痒痒:“我不是看中那些东西,只是觉得自己要是工会会员,起码有人能惦记着咱。”他把自己入会的想法跟单位工会主席一说,对方表示老刘是劳务派遣工,劳动关系在派遣公司里,他应该到那边去入会。
老刘觉得有道理,就找到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告诉他:“我们这儿没工会。这儿的劳动者全是派遣工,工作场所不确定,而且分散在各处,相互之间都不熟悉,怎么组织工会啊?你还是到配送中心问问吧。”一听这话,老刘泄了气。
今年初,因续签合同发生争议,老刘被配送中心和劳务派遣公司辞退,目前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对老刘来说,工会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组织:“虽然我只是一个干活儿的,但却同样有入会的梦想。”
记者调查
入会遭遇“踢皮球” 派遣工成边缘人
小李是一家服装专卖店的店长,也是位派遣工。他工作的服装公司没有成立工会,但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务派遣公司却有工会组织。记者问他是否入会时,他反问:“我又不是人家公司的人,怎么能入会呢?”在他看来,只有劳务派遣公司里的管理人员才算该公司的职工,而他们这种派遣工只能算是劳务派遣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的边缘人,两边都够不上。
记者采访时发现,很多派遣工都有加入工会组织的愿望,但所在的劳务派遣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没人找他们谈入会的事,而他们又不知道怎样申请,所以只能望会兴叹。
在工厂做技术主管的派遣工小吴告诉记者,他爸是一位工会干部,所以他对工会工作比较了解。他不但希望加入工会组织,还想做一名职工代表,在开职代会时能有话语权。
他说:“我们派遣工与厂里的正式职工虽然身份不同,但接受同一制度管理,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和重要调整时,应该听听我们派遣工的意见,毕竟其中也涉及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派遣工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与实际用工单位没有构成直接的劳动关系,尽管《劳动合同法》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相关文件都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都要依法组织被派遣劳动者参加工会,但由于这些规定仅是原则阐述,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往往相互推诿,在现实中劳务派遣职工究竟应该在哪边加入工会成了一个问题。
实践中,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派遣工们在入会时,遭遇到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踢皮球”。有的派遣工即使加入了工会,也存在管理不到位、会员身份形同虚设等现象。
专家分析
派遣企业应建工会 积极吸收派遣工
北京市总工会研究室主任何广亮介绍,综合来看,劳务派遣企业的建会率不高,派遣工在派遣企业的入会率也较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由于针对劳务派遣这个特殊的“新事物”,在如何建立工会、怎样发挥工会作用,怎么保障派遣员工的民主权利等方面,专业研究不够,制度还不完善;二是派遣工与实际用工单位没有构成直接的劳动关系,使劳务派遣公司工会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维权工作。由于企业正式员工与劳务派遣员工身份不同,利益诉求和心理预期也不尽相同,使实际用工企业工会在维护本单位职工和劳务派遣工权益时,有时也会左右为难。大多数用工企业工会只能在维护本企业正式员工权益的同时,尽可能为劳务派遣员工争取一些文娱活动的机会,给予一些生活帮扶,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
同时,由于派遣工的工资未纳入用工单位的工资总额,使实际用工单位工会无法提取派遣工的工会经费,这也给用工企业工会进一步针对派遣工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
《劳动合同法》第64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这一规定并没有明确组织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责任主体是谁,在实际运作中缺乏可操作性,使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工入会问题上出现谁都不管的现象。
何广亮认为,要大力推动劳务派遣单位源头建会,积极吸收和组织派遣工入会,从源头上解决派遣工加入工会难的问题;用工单位工会要加强劳务派遣工日常管理;派遣单位工会与用工单位工会要建立双向维权机制,探索“条块结合、交叉管理”的劳务派遣工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
实践中,有些实际用工单位也会主动吸纳派遣工加入工会,比如北京邮政,2000年就出台了相关文件,积极吸收派遣工直接入会,目前已有数千名派遣工会员。北京移动公司工会明确要求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工会,并与其工会签订会员代管协议,凡劳务公司派遣到北京移动公司工作的人员,工会均视同为代管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