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 时间:2020/4/20 来源:淮上寓翁 点击率:348
杨修,三国时期曹操的幕僚之一,官拜主簿,姓名杨德祖。“杨修之死”被很多文章、故事所引用过,杨修自持才高,目中无人,屡次猜测曹公策略和意图,每次都准确无误,而且擅自先行,数次侵犯曹公禁忌,终被诛杀。这个故事是经常用来教育人们“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作为一个反面教材,也许是有道理的,其精髓所在是:人可以聪明,甚至智慧,但要低调,不能妄自揣测“圣意”。要懂得收敛、谦逊,锋芒毕露必遭他人嫉妒和忌惮。如遇财势胜于己者,则更易遭“杀生之祸”。杨修即如斯也。那时的杨修如果能做到“潜龙在渊”,潜心修炼,给自己来一次凤凰涅槃,将来可能有“飞龙在天”的一天。
听说“杨修之死”这个典故,大约是在十几年前。当时,在一家公司就职,职位类似一位领导的幕僚。与杨修的情况相似,也是为领导出谋划策。这个典故就是从那时听说的,而且就是针对我说的。那时很是受宠若惊,有人会把我比作杨修,瞬间感到被抬高。与杨修相比较,我简直就不入流。杨修虽然也不列入曹操重要幕僚之中,但其才智是三国时代群儒公认的。而与这样一位三国时期的“聪明学识之士”相比,根本无从所比、如果非要妄自菲薄的话,可能有点倒有几分相似。和杨修一样,喜欢揣摩别人的想法,喜欢推演事情的发展,惯用的说法叫——洞察别人心扉。不仅如此,还喜欢说出来质问求证。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相似吧。其实也很牵强,所谓“洞察”与杨修相比自认高低悬殊,明眼可见。这种相似确实也没有给事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更多时候成为了前途的羁绊。所以“杨修之死”其实是告知人们要把锋芒隐藏,棱角磨平。“隐锦绣于胸,显痴愚于表”。但是能做到这样的人是需要长期修炼的,无法一蹴而就。而且这样的人多数又是有胸怀天下的梦想,总是自命不凡,总认为只有自己能承担起主宰世界的责任,由此就更霸气起来。直到碰到“杨修之死”的尴尬,才知道原来世界那么大,不是只有自己,尚有那么多杨修的主公们还在学着曹操那样艰辛的开辟自己的天地。而这些还没有学会隐忍的杨修们更是连曙光还没有看见就自以为晨曦出现了,就按捺不住澎湃起来。所以死在黎明之前也是正常的。
“杨修之死”发生在人生的特定阶段时,可能是人生的另一种升华,是一种凤凰涅槃般的重生,是从“杨修”升格为“曹公”的过程吧!因为曹公除了有杨修的“运筹帷幄”之才华,更有“胸怀天下”之胸襟。胸襟的宽广影响着视野和格局。只有格局足够大,再配上那天人般的智慧,才能达到“洞察乾坤之渊源,掌控世间之境遇,变逆境为顺途,驾驭梦想之舟通达彼岸”。因此,那些怀揣宏伟目标和梦想的“杨修们”不经过一次或数次的涅槃,就很可能真的当永远的杨修,直到拥有梦想的灵魂的死亡。只有那些愿意承受一次又一次“杨修之死”般的涅槃,在每次“杨修之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心智和成长,不断的进修成“曹公”。这个凤凰涅槃就成功地将“杨修”推到了另一境界了。当然,真的杨修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终结了,无可挽回。现实中众多的杨修式的人们,只会在涅槃中将灵魂,智慧,格局,气度等不断的修炼,就像是游戏中一次次满血复活。当修炼到“曹公”的状态时,就算晋级了,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一个“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杨修之死”不断地被重复再现实中,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杨修”真的死了,但那些愿意转变思想和格局的“杨修”依然活着,而且活得越来越好,你是这样的“杨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