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 时间:2016/2/16 来源:中国建材网 点击率:375
中国出境游热潮正不断席卷全球,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1.2亿人次。这群走出国门看世界的国人,整体趋势开始呈现年轻化、思想独立、精通科技和资金充裕等特点。他们不满足于像以前跟团旅游那样仅仅是浮光掠影式的游走,而更热衷于深度了解各国文化。
猴年开张,在新一波出境游开启之际,让我们“东张西望”地看看“歪国仁”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新生活方式,看看他们如何“拼爹”,如何纠结于“买房还是租房”,如何享受难得的“带薪假期”。
又到了每年的春季求职季,校园里总是可以看到身着正装、行色匆匆的应届毕业生手握简历,奔波于各大招聘现场。在这个除了拼学历、拼才华、拼颜值,甚至还要“拼关系”的时代,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到底谁更重要?世界各国年轻人找工作,是否也都“拼爹”?
让我们看看“歪果仁”都怎么找工作,他们是否也都向往大城市,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
日本
同处东亚文化圈独立对于他们更重要
我们的邻国日本,尽管同处东亚文化圈,但日本年轻人找工作也都不好“拼爹”。原因在于早在封建时代,日本人就定下了规矩,无论家产多少,那就是一个家庭里,只有长子是唯一合法继承人。上到天皇、幕府将军、大名诸侯,下到官员、武士、财主,他们的家财、名号与爵位,都只有家里的长子才有继承权,而其他的儿子必须离开家里,另外想办法谋生,这样他们的理想去处就是外出做工或者经商谋生或者当兵打仗。日本人的亲戚,甚至是兄弟姐妹互相之间并不产生经济关系,而且越是亲戚朋友之间越是不产生经济关系,不借钱。因此,日本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独立自主性,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都是靠自己努力打工挣取的。
在日本找工作,流程和中国大致相同,日语里找工作叫做“就职活动”,找工作通常在毕业一年前就开始了。首先是通过类似中国招聘会的公司说明会做宣讲,然后统一进行基础能力笔试,再经过面试,最后给内定,一旦内定就意味着明年毕业可以顺利地来公司报到了。在日本,80%的大学毕业生,毕业都能找到工作。而且实行“终身雇佣制”的日本,只要员工好好干,一般是不会被裁员的,唯一的缺陷在于二十多年一直在一个企业里做一颗螺丝钉,很容易被同化,丧失竞争力。
轨道交通催生“东漂”双城生活
和美国人一样,大多数日本人都会到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追梦。不过,东京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也是高得惊人,大多数日本年轻人都会选择“在东京工作,但不住在东京”,而日本便利的轨道交通,也让日本年轻人的双城生活切实可行。
在日本,火车和地铁几乎是一个概念,统称为电车,即使中间有换乘,但也非常的方便,就好像,你可以直接从你天津的家门口的车站上车,一路坐到北京的公司附近的站;此外,日本的电车系统,每天发车的班次非常之多,并且在路途比较长的两地,还有特急、急行(不在车站停靠)等区分;其次,日本的电车公司,并不是全部是国企,所以在同一个站,可能会有不同私人电车公司的电车线路,同一个公司的电车线路,即使需要换乘,是不需要出站的,并且走的时间也很短。当然最重要的是,日本电车都是“处女座”,准时得惊人,因此只要你把握好时间,即使住在“天津”,上班也不会耽误。
“三七分头”要求下的严谨工作氛围
在早稻田留学的同学去年毕业后,总是会时不时和我们分享自己在日本求职的点滴经历,每次都会有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故事。才工作两个月的时候,同学最大的难题是辨认身边十几个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日本同事,因为他们看起来太相似了,都是清一色的三七分头和四季不换的白衬衫、黑皮鞋、深色领带、深色西装。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着装有着详细的规定,穿西装打领带不仅是标配,甚至有些传统的日本公司,职员西服左侧前襟都要别一个公司的证章。这也难怪,我们去日本旅游,地铁里放眼望去几乎是一片“西服蚂蚁”的海洋。
后来,同学总算是可以准确叫出每一个同事的名字,想要跳槽换工作的她却发现在日本,公司对跳槽的态度非常否定,特别是很传统的公司,基本都很注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跳槽后能够拿到的薪水大多低于此前的工作,所以大多数日本年轻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工作中,日本人严谨、按章办事,并且十分注重团队合作的工作精神也让曾经浮躁的她收益良多。
美国
“拼关系”也是核心竞争力
美国人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不仅深谙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比起欧洲人,他们更懂得搭建自己的社会资本。美国文化价值观虽强调个人能力,但父辈的基础不仅是很多人成功的基石,更是拼能力之外,就业成功的敲门砖。
本科同学Kevin在美国念研究生,在找工作这件事上,美国人的处事逻辑,彻底刷新了他对找工作这件事的认识。Kevin说,美国人比他见过的任何人都更为直接和大胆,他们追求人定胜天,凡事逆流而上,从不知难而退。特别是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你知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Kevin周围同学找到工作的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通过“统一投简历—笔试—HR面试”这样的流程。美国人信奉“聪明人认识聪明人”,有的工作根本没有公开招聘,完全靠内部推荐。与其说这是“拼关系”,不如说“冲冲冲的美式资本主义”把“拼关系”也作为人力资本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部分,对于年轻人来说,建立和拓展自己的“求职关系网”是至关重要的。
Kevin班里一个美国同学求职美国一家银行被拒后丝毫没有泄气,终于等来这家金融公司的部门经理到他们学院做演讲,同学当面自荐,通过演讲人内推,直接进入到了该公司工作,部门经理欣赏的就是他的这份勇气和魄力。当然,家族联系在美国也是一种寻找临时实习或是长远事业的普遍方式。虽不是明目张胆地任人唯亲,但家族背景也往往是享有提升能力和抱负的垫脚石。就金融行业来说,企业相互交融的关系更为明显,如果花旗集团高管的孩子想要进入到高盛集团、摩根斯坦利,不仅会比普通人容易,甚至相较于证交所监管人员的孩子也会更有优势。
如果说欧洲人生活重在“写意”,那美国人生活则是重在“写实”。法国人在咖啡厅聊天调情的时候,美国人大概正在咖啡厅飞速地敲打着计算机。美国人忙得胃溃疡的时候,法国人可能又吃了一罐鹅肝酱。和欧洲的年轻人不同,美国年轻人中的大多数都向往可以去到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尽管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意味着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纽约时报》曾经做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几乎一半的年轻美国人都希望到纽约工作,虽然在历时半年所采访的160个追梦人中,仅有30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美国年轻人热爱着纽约的一切,它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时尚的中心,全世界最新、最好的东西,在纽约都可以看得到。不过,不少在纽约工作的年轻人都居住在纽约以外的城市,如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每天除了靠地铁通勤,有的时候还需要搭乘火车,这样的双城生活在年轻人中不算少数,好在纽约地铁提供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让纽约的年轻人穿越时间、跨越空间成为可能。
欧洲
比起“拼爹”他们更愿“拼自己的关系”
在欧洲交流的时候,授课的教授总爱和我们聊中国的“关系”,甚至期末口试第一个问题也是:“你能和我聊聊中国人所说的关系吗?”看着教授充满期待的神情,我第一次感觉到“关系”是中国特色。事实上,英语中是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词完全诠释中国的“关系”,relationship(亲属关系)太过狭窄,socialnetwork(社会网络)又太过宽泛,都无法准确概括“关系”的精髓,难道说在欧洲人的思维里,压根就不存在“拼关系”、“拼爹”一说?
都说制度塑造人性,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和形成本质上是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直接相关的。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这种“关系”,通常是以一种亲朋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而在个人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欧洲社会,“拼关系”更多的是通过另一种形式的社会网络,即团体身份归属为基础的关系网络实现的,比如足球俱乐部、社团、校友会,甚至是派对上搭讪认识的朋友。跟“拼爹”比起来,欧洲人似乎更愿意去“拼”自己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欧洲学生热衷于办派对、参加社团、集体活动,与其说他们这是“不务正业”,不如说这就是他们“拼关系”的一种形式,通过自己搭建起来的社会网络发展自己的社会资本。
一同上选修课的德国同学,父母都是非常有名的律师。当时正在四下申请实习找工作的他,在我们看来靠父母推荐,外加无懈可击的简历,他找工作压根就不需要忧愁,可他对我们这种“拼爹”的建议十分不解,比起父母的推荐,他反而更愿意接受同一足球队学长的推荐和帮助。无独有偶,另一个学编辑出版的同学是通过校友会认识的校友推荐找到心仪工作的。比起七大姑八大姨通过关系推荐的工作,他们视自主性为最重要的坚持。
“纸质简历”已经死亡线上互动才是王道
让我对欧洲同学最为惊叹的,是通过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编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在Facebook上和好几位欧洲同学互加好友后,我的邮箱一连几天一直收到好友邀请我注册加入“Linkedln(职场社交平台)”的邮件,我跟着提示简单注册填写信息后就再没登录过,Linkedln个人主页用当时同学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一片荒芜”。后来,同学问我为什么不详细完善自己的主页和他们互动时,我才发现,原来他们现在都流行用“社交媒体”找工作、找实习、套近乎。特别擅长自媒体营销的法国同学Paul告诉我,如果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不仅需要一份精心雕琢过的个人简历,还要有意识到分享那些和潜在工作实习相关的帖子,发表精到的评论,与那个领域的人积极互动,总之就是要利用社交媒体的平台尽力去展示自己、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在这个“纸质简历”已经死亡的年代,找工作靠的就是线上互动。Paul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他先后在Linkedln、XING和Viadeo几个网站发布了自己的毕业作品,然后让自己在媒体圈里的师兄师姐转发分享评论,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他就收获了无数心仪媒体的offer。看起来这就是一个他精心策划的营销方案,就等着心仪的公司上钩。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他找到满意工作的全部,那你就太天真了,社交媒体上“大牛”们经常发布会自己即将参加各种类型讲座、研讨会、茶话会的信息,Paul无一缺席,并且还总是积极地互动提问,用他的话来说,就算没有社交媒体上大量的转发,他的频繁互动也足以引起大牛们的注意。
城市差异不大对他们来说去哪儿都一样
法兰西斯·梅思的《美丽的托斯卡尼》曾经说过:“在加州,时间像呼啦圈。我扭个不停,却停在原地。在托斯卡尼,我可以在地中海的阳光下,提着一篮李子,逍遥地走一整天。”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欧洲和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高税率让每个人都很慵懒,动不动就罢工,从政府到个人,都把生活品质看得异常重要。
曾经问过好几个欧洲同学是否想要去像巴黎、柏林、阿姆斯特丹这样的大城市,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否定,除非自己的专业只能在巴黎那样的大城市得到最好的发展,他们宁愿就待在自己的小城顺其自然、安逸地度过一生。的确,欧洲城市之间差距不大,大城市或许比小城市更为热闹,但商店依旧是入夜就打烊,周末不开业。一个法国朋友家在图卢兹,精通法语、荷兰语、中文,当问到她是否会想要去巴黎奋斗,她的头摇得就像拨浪鼓,当时正在比利时交流的她说宁愿留在布鲁塞尔也不会想要去巴黎,在大城市每天不断追赶,不如选择一个安静的小城,偶尔伸伸懒腰,安步当车,反正生命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和他们交流完,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法国的失业率接近10%了,难怪大家都说欧洲是最适合被解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