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 时间:2016/3/1 来源:中国建材网 点击率:509
春节好好放松了一把,但在节后的两三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部分职场人出现了睡眠紊乱、恐惧上班、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郁、工作效率低下,乃至职业倦怠加剧等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节后综合症”。
案例:销售经理遭遇“节后倦怠”
Henry今年30岁,在上海一家高科技公司担任销售经理已经2年多了。当初,公司销售业绩不佳,充满活力和激情的Henry主动请缨,从技术部转到了销售部。在他的努力下,销售业绩连连攀升。
这次春节,他和爱人去巴厘岛玩了几天,抛开了紧张的工作和业务的压力,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和惬意。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度假结束后他很快就回公司上班了。可是,这几天,他明显感到自己工作效率很低,精神不集中,更要命的是,他觉得自己好像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往日见客户时的激情和热情消失得无影无踪。
Henry回想起这些年的工作情形,突然感到自己可能并不适合做销售。生意场上的“潜规则”令他不堪负荷,每天重复着向不同的客户推荐产品,频繁约见目标客户,拜访、吃饭、喝茶、聊天,要承受着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他感到心力交瘁。
Henry想跳槽,但没有明确的方向,又担心越跳越糟。
Henry的情况属于典型的“节后综合症”。严重的“节后综合症”已经引发了职业倦怠,此时非常有必要对他的职业状态好好梳理一遍。
严重职业倦怠从何而来?
平时工作繁忙,Henry很少有机会认真审视自己的职业状态。对于Henry来说,“节后综合症”是表象,而职业倦怠则是幕后“元凶”。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引发Henry产生严重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1、工作逐渐失去吸引力
Henry觉得工作对自己失去了挑战性,而单调、重复的劳动确实很容易让人心生厌倦,同时觉得工作压力太大,备感压抑。
2、职业心理反复“磨损”
Henry过于看重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和感受,认为因自身性格、兴趣等原因出现了职场错位,越干越烦,越干越觉得不适应。
3、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从根本上来看,职业倦怠是得过且过、缺乏科学职业规划的结果。Henry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因为职业缺乏目标、生涯缺乏规划以及工作环境中的特殊因素,造成工作热情丧失和工作绩效下降,以及连带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两方面不适反应和疲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