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行业走上重组整合路 2004年,国家加大对电解铝行业投资过热的调控力度,随着电力优惠取消、出口退税率降低等一系列减利政策的实施,投资热开始急刹车,电解铝工业开始步入紧缩期,行业内一批中小企业退出竞争舞台,而据业内专家预测,铝电联营、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将拉开序幕。 宏观调控为电解铝降温 电解铝行业之所以成为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对象,主要是因为我国电解铝的原材料明显不足,大量从国际进口进而导致国际氧化铝价格持续上扬,造成国内电解铝成本过高,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我国铝土矿资源占全球的2%,但目前开采量达到10%,保有年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这样的资源状况,却有几十个氧化铝拟建项目,这些项目3倍于现有生产规模,一旦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几年内我国储量表内铝土矿资源将消耗殆尽,所以我国氧化铝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据央行统计,2003年,我国电解铝行业的投资增长92.9%,2004年一季度又增长39.3%。电解铝行业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项目中有48%来自银行贷款。 针对电解铝这种投资过热的现状,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对该行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是信贷管理的加强和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这就使那些资金不足的公司,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其产能扩张和产量增长。二是国家关于限期淘汰自焙槽的政策。根据2003年底统计,全国仍有自焙槽产能103.88万吨。自焙槽电解铝占国内全部电解铝产量18%左右,但是氟化物排放量却是占产量82%的预焙槽的4倍以上。三是取消电价优惠,电价上涨。电解铝作为高耗能产业,2003年用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4%。2003年底,国家发改委决定调高电网销售电价,每千瓦时统一调高0.8分钱(含税),同时恢复对电解铝企业征收“两分钱”农网还贷基金,并限定了对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使用优惠电价的基数,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停止行自行出台的高耗能用电优惠电价措施。四是出口退税下调政策,将使电解铝出口减少,国内竞争压力加大,迫使部分竞争中处于弱势企业退出。国家从2004年1月1日起,将电解铝出口退税率由15%下调到8%,今后还将视情况作进一步调整。2003年中国电解铝产量较2002年增长100万吨;而据中国铝业公司预计,宏观调控将使2004年电解铝产量增长减半。 铝电联营再成热点 一向有“电老虎”之称的电解铝产业,电量和电价一直是其发展的软肋。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铝电联营是中国电解铝工业发展的必然道路,煤电铝联营、水电铝联营、热电铝联营的优势则更为明显。 铝电联营,是国内外电解铝企业普遍采用的模式。在国外,加拿大铝业公司所属的电解铝厂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自已的发电厂,电解铝所需电力绝大部分由自备电厂提供,不足部分再以长期合同方式向电力公司购买。美国铝业公司电解用电40%由自备电厂提供,发展自备电厂是美国铝业公司的一项长期策略。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过电力紧缺、电价居高不下的情况,电解铝行业为谋求出路,被迫走铝电联营之路,不少铝厂开始自办电厂;而90年代中后期,电力出现过剩,在发电企业中,有的自办铝厂,有的则寻找稳定的用电大户,主动与铝厂联营。这种电铝联产联营方式大大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使得联营双方都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湖南曾氏集团与葛洲坝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兴办宜昌长江铝业公司;四川启明星铝业公司与四川省电力公司联营。这些大型的铝电联营项目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体现了明显的竞争优势。2003年入夏以来,电力供应再度紧张,国家和各省市取消对高耗电产业的优惠电价后,部分企业因此而限产和停产,因此铝电联营这一模式再度摆上日程,电解铝企业将更为迫切地要求与电厂合作,新一轮铝业向电力的产业链延伸将成为必然。2003年12月25日,河南商电集团正式兼并林州铝厂,而关键因素正是受电力政策变化巨大影响的林州铝厂看中了商电集团的电力背景。 产业重组势在必行 作为原料氧化铝由于电解铝投资过热而价格高企,导致氧化铝一直处于供应紧张状态,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导致电解铝企业效益滑坡。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刘立斌认为,在今年电解铝行业面临的困难中,最主要的仍然是氧化铝问题。原料的紧缺也使得电解铝企业开始关注上游产业。业内人士指出:有眼光的电解铝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实施战略重组,以壮大联合形成规模的同时,还可联合起来解决氧化铝供应问题。2003年4月,中国铝业集团组建成功,首批吸纳了60多个成员单位,虽然集团内部成员间大都还处于松散型,但在中铝旗下,氧化铝供应有保障,价格较优惠,这些单位生产经营效益较好,受市场冲击小,令外围企业十分羡慕,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电解铝企业要求与中铝签订长期合同。 此次宏观调控,不仅使国内电解铝行业中一批中小企业退出竞争,同时也将促使行业竞争再上高水平、高质量的台阶。这一次的宏观调控,促进了全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和各企业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改变了以环保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短视作法,提高了产业门槛,一批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将被迫退出;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得电解铝行业呼唤多年的战略重组将在种种压力下开始走入实质性阶段。电解铝企业只有开展并购重组,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